现代经济信息
    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都市后花园的现代乡韵

  “上海下一站,下一站上海”!这是江苏太仓的城市新名片。随着沪苏通铁路的开通,太仓到上海的通勤时间缩短为30分钟左右。不久前,沪苏通铁路二期初步设计又获批,正线设太仓、徐行、宝山、外高桥、上海东、四团等6座车站,沪太同城化已成现实。

  “锦绣江南金太仓”,明清时期,娄水之东的太仓便是“市井民稠,舟舶交错”的天下要津。经济富足带来文化繁荣,娄东诗派、娄东画派、娄东印派、娄东琴派、娄东园林等以“娄东”冠名的艺术流派,以其精致温婉、清丽含蓄的风格绵延千年,成为太仓的地域文化识别元素。

  眼下,太仓正充分发挥临沪优势,瞄准潜力巨大的都市市场,做大做强“菜篮子”“米袋子”和“果盘子”,各具特色的乡村风貌和生态佳境,让太仓成为长三角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重要目的地。

  满满乡韵

  国庆假期,太仓市城厢镇农民丰收节暨电站村“60年回眸”旅游文化节举办。城厢镇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在太仓别具特色,电站村更是一块闪亮招牌。新毛芋艿是电站村秋季的当红大明星,于2014年成功注册太仓市首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,又于2021年成功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。

  太仓人深知,城里人对吃讲究,不但要求原汁原味,更是追求生态环保。若要成功打造“上海下一站”,必须满足都市游客的味蕾。

  芋头烧毛豆、苏式糖芋头、芋艿老鸭汤、芋艿蒸排骨、红烧芋头、葱油芋艿、芋丝饼等,都是苏南常见菜式。“只要脑洞大,芋艿有千百种做法!”太仓市城厢镇电站村在公众号“走进电站”里卖力为自己吆喝,新毛芋艿有了专属IP。

  从播前准备、肥水管理到最后采收与留种,电站村的新毛芋艿有明确技术规范,保障了芋艿的品质特色和质量安全。

  电站村党委书记王义平说,从2006年底开始,电站村竖起“电站村生态园”牌子,确立了“发展现代农业”“农文旅融合发展”的方向,依托科技、营销、品牌、农业旅游的支撑,引进新品种,改良土壤,栽培种植,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。

  除了芋艿荣获国家地理标志,获得全国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镇称号的电站村,翠冠梨闻名全国,夏黑葡萄连续5年获得“南方杯”葡萄评比金奖……有9个农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证书。

  “抢抓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机遇,突出农文旅融合发展,我们村大力发展特色林果采摘、休闲观光农业等乡村经济。”王义平说,村里承办太仓市“夜太美”夜间经济品牌发布暨第四届太仓乡村旅游节等活动,把林果生态园打造成了具有生态、休闲、观光、旅游等综合功能的“农家乐园”,电站村也因此跻身“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”“苏州十大美丽乡村”“苏州十大生态旅游乡村”,去年接待游客逾28万人次。

  水车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灌溉工具。河水冲来,借着水势的辐条缓缓转动,产生滴滴答答的流水声,让浮躁的心情立即平和了许多。电站村的水车也给孩子带来无限的欢乐,孩童们攀到水车上,一边嚷着一边快速地踩动水车,清澈的河水时不时溅到他们的脚上、身上……

  除了农耕水车外,电站村还有开心农场、生态养殖园、国防健身园等,一家老小都能在此体验到农耕野趣。小桥,流水,人家,如诗如画的场景让人暂时将大城市的生活和工作压力抛在一边。

  浓浓乡情

  依托稻田万顷,太仓市城厢镇北部的东林村开发了重要农旅项目——味稻公园,不但建成了道路、驿站、小公园,还将完善旅游拓展区、亲子教育拓展区。

  在东林合作农场,路中的红黄蓝分道线像彩虹一样伸向远方,村民将这些干道称为彩虹路。总长逾5公里的彩虹路,串起了农场中的各个项目以及景点、景观桥和驿站。

  2012年,东林村建起一个生态羊场,开始了绿色循环农业探索。东林村党委书记苏齐芳说,东林村通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、秸秆饲料化、肉羊养殖生态化、养殖废弃物肥料化的途径,打造出“一根草、一头羊、一袋肥、一粒米”的循环经济产业链,以循环农业产业为核心的味稻公园也获评江苏省主题创意农园。

  紧邻东林村的万丰村也位于太仓市规划的3万亩水稻核心区域内,目前全村基本农田5000多亩,与南京农业大学、江苏省农科院等高校及科研单位深度合作,生产出的大米品种“南粳”系列,就连最挑剔的食客也赞叹不已。万丰村党委书记费杰说,与东林村接壤的1500亩农田,目前正与东林村合作,培育富硒大米。